去读读小说网 > 现代都市 > 重生1979,身边躺着女知青
现代都市连载
很多朋友很喜欢《重生1979,身边躺着女知青》这部都市小说风格作品,它其实是“明月松涧”所创作的,内容真实不注水,情感真挚不虚伪,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,《重生1979,身边躺着女知青》内容概括:刘嘉重生到1979年,睁眼便面临两件事。一,同屋睡了将近三年的女人不跟自己了。二,第二天就是高考。面对人生转折点,刘嘉毅然做出不同选择,果断答应。这辈子,刘嘉下定决心在大江大浪中驰骋,且已经勾勒好好宏伟蓝图。可是,那女知青是怎么回事?我退,你进?我走,你追?我不理不睬,你还倒贴上了?呵呵。重回到这个改变与机遇并存的黄金年代,谁还做舔狗?...
主角:刘嘉郭晓燕 更新:2025-01-18 21:51:00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嘉郭晓燕的现代都市小说《重生1979,身边躺着女知青》,由网络作家“明月松涧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很多朋友很喜欢《重生1979,身边躺着女知青》这部都市小说风格作品,它其实是“明月松涧”所创作的,内容真实不注水,情感真挚不虚伪,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,《重生1979,身边躺着女知青》内容概括:刘嘉重生到1979年,睁眼便面临两件事。一,同屋睡了将近三年的女人不跟自己了。二,第二天就是高考。面对人生转折点,刘嘉毅然做出不同选择,果断答应。这辈子,刘嘉下定决心在大江大浪中驰骋,且已经勾勒好好宏伟蓝图。可是,那女知青是怎么回事?我退,你进?我走,你追?我不理不睬,你还倒贴上了?呵呵。重回到这个改变与机遇并存的黄金年代,谁还做舔狗?...
张桂兰被吓得一哆嗦,急忙伸手顺着刘玉田的心口往下捋。
“他爹,你先消消气,有话好好说。”
同时,张桂兰还转头对着刘嘉挤眼。
“你这孩子也真是的,好好的说什么离婚,看把你爹给气的。”
张桂兰的意思很明显,让刘嘉赶紧说些好话,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。
刘嘉伸手搓了搓腮帮子,完全没有开口的意思。
旁边郭晓燕低头不语。
张桂兰心里咯噔一下子,今天要出大事儿了!
刘嘉心里却没想那么多,只寻思着,这顿小葱炒鸡蛋估计要吃不成了。
在西里村,刘玉田是出了名的好脾气。
尤其是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候,累得两条腿都站不稳,都不带一句埋怨的。
今天却动了真火,当着儿子儿媳的面,连筷子都摔了。
“你别帮着他说话,这小子就是让我们给惯坏了!”
刘玉田心里的火气下不去,又气呼呼地来了一句。
张桂兰一边抹眼泪,一边数落。
“你说好好的日子不过,你这是添什么乱?”
“得亏你大哥跟二哥不在,要是他们俩在,有你好果子吃!”
“咱们老刘家可不行离婚!”
说着,张桂兰埋怨地瞪了刘嘉一眼。
老伴儿刚才的话,声音说得有些大,可理还是这么个理。
村子里要是谁家两口子离了婚,别说人们当笑话了,就连树上的麻雀都得跟着喳喳几声。
丢人呦!
郭晓燕心情复杂,面对这幅情形,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当着二老的面,刘嘉把事情挑明,说明他是真的已经想通了,要跟自己离婚。
可不知怎么的,郭晓燕就是高兴不起来。
又想到刘家人平日里对自己的照顾,郭晓燕心口像堵了块石头。
“爹娘,我先回屋了。”
勉强说出这句话,郭晓燕急匆匆地离开。
小南屋里只剩下刘嘉和老两口。
桌子上的小葱炒鸡蛋一筷子也没动。
刘玉田歪着脑袋,根本不看刘嘉,张桂兰的哭声也小了一些。
刘嘉挪了一下屁股下的板凳,再次看向刘玉田。
“爹,你先别生气,我知道离婚这种事情,说出去不好听,可现在咱村里离婚的也不少啊。”
“郭晓燕跟咱们不是一路人,她早晚地回城里,所以我想着趁早把这事儿办了,省得大家都麻烦。”
“这样一来也清静了,我有大把的时间孝顺你和娘,这不也挺好的?”
刘玉田闷哼一声。
“我还指望着你孝顺,我们早晚得让你给气死。”
话虽然说得难听,但刘嘉能够听得出来,爹已经不像刚才那么生气了。
跟郭晓燕结婚以前,刘玉田跟刘嘉认真地谈过一次,主要还是因为郭晓燕的家境。
刘玉田曾经说过,刘嘉跟郭晓燕不是一路上的人,怕他们过不长久。
现在刘嘉把刘玉田的话搬到台面上,刘玉田自然也不好反驳什么。
可想到儿子要离婚,刘玉田还是拉长了一张脸。
张桂兰有些着急,好不容易才插上话。
“儿子,那你们就这么离了,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!”
刚一开口,张桂兰眼圈又红了。
刘嘉对郭晓燕怎么样,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,要真离了婚,被人戳脊梁骨不说,这后半辈子还能讨上媳妇儿吗?
“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呗,这件事情我们自己解决,我就想着提前跟你们说一声,没想到,还是让你们着急了。”
说完,刘嘉像以前一样,死皮赖脸地笑起来。
着急归着急,可儿子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,张桂兰叹了一口气,也不再说什么。
刘玉田站起身,习惯性地拍了拍裤腿。
“你们吃吧,我出去吸口烟。”
走出南屋,刘玉田拿了个板凳,坐到杨槐树底下,脚边放着一个小簸箕。
簸箕里头放着旱烟,上面还有撕好的纸条。
刘玉田面无表情,一手拿起一小撮旱烟放在纸条上,卷成个喇叭状,望着西墙吸起烟来。
这时,刘嘉正劝张桂兰吃饭。
“娘,你尝尝这小葱炒鸡蛋,香得很,我就等着你夸我一句呢,快尝尝!”
不管张桂兰愿不愿意,刘嘉硬是夹了一筷子小葱炒鸡蛋送到张桂兰嘴边。
张桂兰心疼东西,急忙张开嘴,一边吃一边埋怨。
“你这孩子,我吃自己不会夹呀,你也不怕掉了!”
说完,张桂兰赶紧咬了一块红薯面窝头,想就着嘴里的鸡蛋吃,那样子,好像单纯吃鸡蛋就像浪费了一样。
刘嘉看得鼻子发酸。
上一辈子,自己把心思都用在了郭晓燕的身上,亏欠爹娘的实在是太多了。
从今往后,自己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!
“儿子,你发什么愣,赶紧把燕儿叫过来,一块吃饭吧!”
刘嘉还想说什么,张桂兰已经拽起他的胳膊催促。
无奈地叹了一口气,刘嘉只好起身。
父母都是老实人,心肠实在,到了这时候都不忘记让郭晓燕吃鸡蛋。
将近三年,他们真的把郭晓燕当成了女儿一般对待。
晚饭刘玉田没有吃,郭晓燕也吃了没几口。
不过,刘嘉和郭晓燕要离婚的事情已经放到了台面上。
冷静下来以后,刘玉田和张桂兰也没有说什么。
两家的家庭条件相差太多,老两口都清楚,就像刘嘉说的那样,现在郭晓燕的父亲平反了,郭晓燕是留不住的,早晚得回去。
可想到儿子以后就是二婚了,老两口一宿里头也不知道叹了多少气。
刘嘉倒是睡得很踏实,一觉睡到了五点多。
睁开眼睛,刘嘉就开始做规划,今天还要考两科,争取早点考完回来帮父母干点活。
刘嘉一动,竹板床便发出吱呀一声响。
听到动静,郭晓燕并没有起身,而是继续闭着眼睛装睡。
如果自己猜得没错,一会儿刘嘉就会来到炕头,小声地把自己叫起来。
以往每天都是这样的。
有时候为了能够让自己多睡一会儿,刘嘉还会先蹑手蹑脚地洗漱,然后再来找自己。
郭晓燕的耳朵竖得直直的,听着刘嘉走出去,又听到外面洗脸的声音,一直等到完全没有动静。
将近二十分钟过去,刘嘉竟然没有进屋!
想到马上就要晚点,郭晓燕一骨碌赶紧从土炕上爬起来!
恰好这时刘嘉进屋。
“刘嘉,你干嘛不叫我!”
郭晓燕怒气冲冲,眼睛都要瞪出来!
刘嘉拿起粗布毛巾擦了一把脸,头都没有回。
“为啥要叫你?你自己不知道今天要考试?”
郭晓燕一下子愣住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刘嘉的话让郭晓燕如同当头一棒,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反驳。
这话说得也太难听了!
难道就是因为要离婚了,两个人以后不会有什么关系,所以就这样对自己吗!
想想以前的刘嘉,再看看现在,郭晓燕越想越委屈,眼泪都开始从眼睛里打转。
还没等缓过神,刘嘉又转身出去了。
郭晓燕使劲地吸鼻子,这才赶紧行动起来。
一边收拾,一边安慰自己。
再坚持坚持,等到把离婚的事情处理清了,自己就能回城里了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
早饭简单,玉米面糊糊,红薯面窝头,一节腌萝卜,还有昨天晚上剩下的一小口小葱炒鸡蛋。
刘玉田和张桂兰早早地下地了。
老大刘新国两口子在另外一个院子里,老二刘建业昨晚在生产队没回来。
屋子里只有两个人吃饭,郭晓燕感觉有些尴尬。
刘嘉却自然得像没事人一样。
咬了一大口红薯面窝头,嚼了几下,又端起碗喝了口粥。
如此动作重复几次以后,一碗玉米面糊糊已经见了底。
在这期间,郭晓燕也不知道翻了多少次白眼。
只可惜,刘嘉根本没有抬头,自然也看不到郭晓燕生气的表情。
接下来便是去城里,跟昨天一样的考试流程。
只不过,下午考的那一场,刘嘉交完卷以后并没有等郭晓燕,直接回家了。
自己等她写完卷子交上去,再慢悠悠地往回走,得耽误多少时间?
所以中午吃饭的时候,刘嘉就告诉郭晓燕,下午考完以后会自己回去。
郭晓燕也没说什么,直接同意。
回村经过村西地头,刘嘉直接发现了不对劲。
这个时间点,人们还没下山,看到刘嘉以后,大伙的脑袋都在跟着刘嘉转。
有人甚至连手上干活的动作都停住了。
“张婶子,眼都直了,看啥呢?见我丢钱了,你等着捡呢?”
刘嘉调侃地问了一句。
张婶子也不含糊,脖子一扬,大嗓门儿便亮了起来。
“刘嘉,你媳妇呢?咋没跟着你一块回来?”
话刚一问出来,周围的人便开始笑。
自从娶了郭晓燕,刘嘉就成了跟屁虫。
在人们的眼里,刘嘉跟着郭晓燕才正常,现在没有郭晓燕,这就不对劲!
见刘嘉不说话,张婶子重重地咳嗽了一声,接着又笑着问一句。
“咋的啦?不是跑了吧?”
刘嘉停下脚步,看了一圈好奇的眼神,最后将目光停在张婶子的身上。
张婶子,西里村有名的大喇叭。
不仅嗓门大,还特别喜欢嚼舌根,说闲话,西里村头一号“广播员。”
不过,人家广播员广播的都是上头实行的新政策。
张婶子广播的却是家长里短。
刘嘉成为媳妇儿迷,张婶子没有在背后少帮腔。
今天,刘嘉也没有给张婶子留面子,开口便回怼。
“张婶儿,就算是两口子,也不能天天腻在一块儿,我可不像我张叔,一连跟了你好几年,才让你在西里村落户。”
刘嘉话音还没落,几个上点岁数的男人便已经开始哄堂大笑。
张婶子的脸红一阵儿白一阵儿,气得浑身打哆嗦。
当着这么多人的面,这个小兔崽子把自己的老底都兜出来了,真是可气!
刘嘉也跟着笑。
当年,张婶子不愿意嫁给张叔,结了婚以后,三天两头地回娘家。
张叔怕张婶子留不住,白天跟着,晚上睡觉不敢脱衣服。
一年好些年,张婶子才踏下心来跟张叔过日子。
刘嘉早就知道这些,只是不愿意跟着他们一块起哄。
现在张婶拿着自己的事儿当笑话,自己当然不受她这一番气。
人们还在笑。
刘嘉一边哼着曲儿,一边溜达。
张婶子气的胸脯一起一伏,使劲地咬着后牙槽。
“得意个啥,就是个麻叶俏!”
“麻叶俏,尾巴长,娶了媳妇忘了娘!”
小声地嘟囔了两句,张婶子的火气才消了一些。
远远地,听到人们的笑声,张桂兰就有些心不在焉。
“三儿他娘,你家小三子回来了!”
听到有人提醒,张桂兰这才点头应了一句。
“看见了,刚才就看见他了。”
“咋这么早就回来了?看来,应该是考得不错。”
张桂兰尴尬的笑笑,话都不知道该怎么接。
太阳还这么高,刘嘉就回来了,这考试能考好吗?该不会是那些题不会答,所以早早的就回来了吧?
又看刘嘉身边没有郭晓燕,张桂兰的心又往下沉了一截。
等到刘嘉走到近前,张桂兰赶紧压低声音问。
“儿子,考得咋样啊?那题都会做不?”
“放心吧,娘,题目都挺简单的,没什么问题。”
“那燕儿呢?”张桂兰不放心,又盯着刘嘉问。
刘嘉接过张桂兰手里的锄头,一边除草,一边回答。
“不知道,应该差不多吧。”
张桂兰张张嘴,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。
郭晓燕考成啥样,干脆也别问了。
这都要离婚了,估计儿子心里肯定不好受,还是别给他添堵了。
刘嘉帮张桂兰干活,一直到下班。
远远地,看到自家烟囱里冒着烟,张桂兰才松了一口气。
看着样子,郭晓燕已经到家了。
刚一进门,张桂兰就喊了一声,“燕儿,做饭呢!”
“嗯,已经熟了。”
郭晓燕一边说一边从厨房里走出来。
看到刘嘉去洗手,郭晓燕急忙上前两步追上。
“刘嘉,你先等一等,我有些话要跟你说。”
郭晓燕声音急促,像是很着急的样子。
见状,张桂兰赶紧走到厨房,好让他们两个人说话。
刘嘉挽起袖子,“说吧,洗手不耽误你说话。”
“刘嘉,就是帮你找工作,还有调户口的事情,我问过了,得走我的关系。”
刘嘉一愣,皱眉头。
“什么意思?”
“就是以你是我家属的名义找工作,迁户口。”
郭晓燕刚把话说完,刘嘉猛地一下子站起身。
“以家属的名义,这婚不就离不成了吗?那怎么能行!”
郭晓燕的脑袋嗡的一下子,声音也跟着提高起来。
“我还没着急呢,你急什么?”
“好像晚一天离婚,我还拖累你了!”
气呼呼地问完,郭晓燕的眼泪也开始吧嗒吧嗒地往下掉。
自己还没说什么呢,他先急眼了!
离婚是自己提出来的,现在他反倒比自个还着急!
刘嘉这是想干嘛?
见刘嘉不理自己,郭晓燕转身回北屋。
刘嘉皱眉头,洗完手以后才跟进去。
如果真像郭晓燕所说的,那这婚姻一时半会儿还离不成了。
郭晓燕不像是在说谎,消息应该是确切的。
刘嘉寻思着,怎样把离婚的时间缩到最短。
“你别急眼,也别不说话,我今天给家里打了电话,他们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“说离婚的事情先缓一缓,把你的工作还有户口办成了,咱们再离婚。”
“毕竟我们也不想亏欠你们太多。”
郭晓燕把郭致远的意思表达了一下。
“迁户口,找工作都不用,当初我娶你也不是图这个,明天考完以后,咱俩就去公证处公证。”
刘嘉的话说得异常平静,像是经过深思熟虑一样。
郭晓燕突然有些喘不上来气,胸口像压了一块石头。
为了能跟自己早点离婚,刘嘉这是连工作和户口都不要了吗?
刚才郭晓燕还以为刘嘉说的是气话,可现在看来,刘嘉是一门心思地想快点把这离婚给办了。
不知道为什么,郭晓燕的眼泪再一次涌出来。
自从进了刘家的门,郭晓燕就很少哭,可这几天,郭晓燕自己都记不清楚哭过多少回了。
“你当真想好了?”
“对,明天高考最后一天,赶点功夫,下午能把离婚办出来。”
郭晓燕没说话,刘嘉也就当她答应了。
为了不让张桂兰和刘玉田着急,刘嘉把话说完就朝厨房走去。
见刘嘉过来,两口子都没问什么。
等郭晓燕出来以后,一家子像往常一样开始吃饭。
“爹,娘,一会儿吃完饭我跟晓燕去一趟大队里,找周叔开两封介绍信。”
说完,刘嘉咬了一口红薯面的窝头。
刘玉田和张桂兰相互看了一眼,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。
这年头离婚是大事,不管是谁家遇上了,心情都沉得像压了块石头。
可刘嘉说出这话的时候,就跟没事人一样。
看儿子这副模样,张桂兰叹了口气。
“天一会儿就黑了,路上慢点。”
刘嘉嗯了一声,接着端起碗。
村长周丰收家离大队很近,除了回家吃饭,周丰收一天几乎都长在大队里。
西里村是个大村,周丰收除了给村民们宣传上面的政策,还管着整个村子的家务事。
所以,吃过晚饭以后,大队里依然人来人往。
现在并不是刘嘉要赶着晚上去,而是时间真的有点不够用。
万一明天早晨村里再有什么事儿,离婚的事情还得往后拖。
所以,刘嘉想着提前办。
张桂兰看着郭晓燕,欲言又止,眼神里全是不舍。
郭晓燕刚一抬头就碰上张桂兰的目光,脸再一次红起来。
毕竟生活了将近三年,刘家人对自己的好,郭晓燕心里比谁都清楚。
舍不得那是肯定的。
可是,不能因为他们的好心肠,自己就留下来,回城可是关系到自己后半辈子的终身大事。
尽管矛盾,但郭晓燕还是下定决心。
......
天一擦黑,刘嘉和郭晓燕已经来到大队。
看到两个人这个时候过来,周丰收脸上闪过一丝疑惑。
“三子,咋跟晓燕这时候过来了?有啥事儿?”
周丰收跟刘玉田从小一块长大,刘嘉也是他看着长大的。
周丰收只有两个女儿,没儿子,在周丰收的眼里,说把刘嘉当成了半个儿子也不为过。
所以,每次看到刘嘉,周丰收也跟刘玉田他们一样,三子三子的叫着。
刘嘉笑笑,拿起旁边的烟丝,顺带手给周丰收卷了一根烟。
“周叔,这不麻烦你来了吗,给开两封介绍信吧!”
“啥介绍信?你小子又想折腾啥?”
嘴里虽然问着话,但周丰收的手也没有闲着,一手接过刘嘉递过来的卷烟,一手就开始开抽屉。
“离婚。”
听刘嘉说完这两个字,周丰收一下子愣住。
开了一半的抽屉,“哐”一下子,关上了!
“啥?离啥婚?别在我这胡闹,赶紧回去!”
周丰收一边说一边把刘嘉往外推。
嘴里还不忘记加上一句。
“就你小子胆大,整天给我开这种玩笑,该干嘛干嘛去!”
刘嘉被推到门口终于站稳脚。
“周叔,没开玩笑,我跟郭晓燕真要离婚,明天下午去办手续,没有你这介绍信不行。”
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僵住。
刘嘉趁机把跟郭晓燕的事情说了一下,父亲平反,回城的手续也办得差不多,就等着办离婚了。
对于郭晓燕的情况,周丰收也了解一些。
父亲是教学的,好像还挺高级,因为历史性原因现在平反了。
子女们自然不会继续留在农村。
周丰收的脸慢慢地往下沉,心里却也明白,刘嘉这媳妇肯定是留不住的。
“那......我可就开了。”
“开吧。”
刘嘉说得很自然,郭晓燕一直没有说话。
直到周丰收把介绍信递到郭晓燕面前,郭晓燕才小声地说了一句:“谢谢村长。”
“谢啥呀,来这快三年了,我也早把你们当成村子里的人了。”
郭晓燕的嗓子有些哽。
下乡的那些知青来西里村,没有少受周丰收的照顾,现在周丰收这么一说,郭晓燕的心里也跟着难受。
“行了,谢谢周叔了,回头到家里歇会儿去,我陪你老人家喝上几盅。”
看刘嘉把话说得这么轻松,周丰收没好气地说了句。
“真不知道你小子脑子里在想什么,都这时候了还跟没事人一样。”
“天塌下来不也有高个地顶着?咱不怕。”
扔下这句,刘嘉笑着离开。
周丰收把没有点着的卷烟放到桌子上。
这小子,这是怎么了?
以往要是遇到这种事情,还不得慌得满世界乱转?跟郭晓燕离婚还不跟要了他命一样?
今天却轻轻松松的,像啥事儿没有一样。
反倒是郭晓燕,心事重重的。
......
当天晚上,郭晓燕失眠了。
第二天的高考,刘嘉答题非常顺利,下午那一场,郭晓燕交卷也提前了一些。
两个人来到公证处,交出介绍信就等着办手续。
给办离婚手续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多问。
毕竟这两年回城的人很多,以各种各样理由离婚的也见得多了,不奇怪。
很快两人拿到离婚的公证信件。
刚出门,郭晓燕手里的公证信还没收好,就听到刘嘉感慨了一句。
“可算是离了!”
郭晓燕转头。
“刘嘉,跟我离婚,你那么高兴吗?”
“要说高兴,应该是你比我高兴才对,这不是你一直盼望的一件事吗?”
刘嘉并没有回答郭晓燕的问题,而是直接反问了一句。
“你......”
“别你呀我呀的了,从今往后,咱俩路归路桥归桥,井水不犯河水,咱们都轻松。”
刘嘉迈开步子,边说边往前走。
郭晓燕再一次愕然。
离婚了。
自己跟刘嘉再也没有关系了。
可是,这心里怎么空落落的?
再看刘嘉,他没有自己想象当中那样哭天喊地,也没再提要做老郭家的上门女婿。
这婚就这么离了?
“刘嘉,我还得再从你家住几天,回城里的通知要等两天才能发下来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
刘嘉头也没有回。
接下来,一路上,郭晓燕都没有说话。
刘嘉的心情好像也没有受到离婚的影响。
郭晓燕总觉得,拿到离婚公证信以后,刘嘉的脚步都变得轻松了。
太阳就要落山。
刘嘉跟郭晓燕这才回到西里村。
远远的,郭晓燕就看到有个身影在踮着脚朝他们这边望。
看清楚那人,郭晓燕刚转头朝着刘嘉那边看,还没开口说话,一道清脆的声音便传了过来。
“三哥,你可算回来了!”
“我们在这等你半天了!”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《半字书香》回复书号【45648】
网友评论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