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
将太子的恶疾治好后,我找借口回了云济坊。
那些孩子们等了我将近两月,当看到我出现在门口时,像一堆麻雀叽叽喳喳地扑了过来,我挨个摸着他们的脑袋,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这段时日云济坊的事,笑得合不拢嘴。
我本以为日子又回归平淡。
没想到离京后,太子总是时不时的来找我看诊。
如此过了半载,太子一道圣旨将我封为医官,让我进京。
我想都不想的就拒绝。
此时的我已经开了十几家云济坊,还开了一家云济医馆,专门用来授课。
云济医馆因为云济坊的名声,已经招收了几百名学生。我每天除了看诊,就是给学生们上课,哪有功夫忙别的。
太子见我不肯进京为官,很生气,抗旨不尊是大罪,他命人强行压我入京,给我个将功赎罪的机会。
学生们一拥而上与官兵抵抗,有学生受伤,街坊邻居全都来给云济医馆助威,击退官兵。
民与官斗可是千古罕见的大事。
这件事很快惊动皇宫,王爷、大理寺卿等朝廷重臣参奏太子,王妃也在后宫跟太后吹了好一阵风,愣是把太子的恶行说出了是个花样。
全京城都知道云济医馆意味着什么,一个能影响整个王朝的医馆,岂是一个小小的医官能束缚的。
可是太子不理解:“不就是一个医馆吗,能有什么大不了的?”
皇上和太后气疯了,让他跪在佛堂抄经一百遍,好不容易抄完,皇上又下令让他给我当众道歉,收回懿旨。
皇上甚至怀疑他的大儿子到底适不适合当太子,皇后整日惶恐不安,将太子打了一顿,又温声劝了皇上多日,这才让皇上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。
后来,太子再也没来打扰过我。
太子不来,王妃却来的越发勤了,整日有意无意地提起他那未成婚的弟弟。
我渐渐回过味来,就以事务繁忙为由,拒绝跟她见面。
作为重生回来的人,无论前世还是今生,我都没有再嫁的打算。
倒不是因为被裴元这厮伤透了心的缘故,而是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。
将云济坊发扬下去,为百姓多培养一些医术精湛之人,这样的事可比成婚有意义多了。
王妃见我几次都找借口不与她相见,渐渐明白了我的意思,从那之后再也没来过。
我将所有心思全都放在了云济坊。
几年后,慕荷和王婶,成了我手底下最出色的先生。
她们教授的学生,医德高尚,妙手回春,为整个王朝做出巨大贡献。
我无比庆幸,这一世选择将医术发扬光大。
未来,这些年轻的后辈,会引领医学走向更高的奇迹。
我拭目以待。
(完)
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