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年代的火车上其实是有盒饭的,但是傅云瑶没买,倒不是舍不得买,而是不想被注意上。
火车上的盒饭不便宜,能舍得吃盒饭的都是有点儿小钱的人。
他们要是买了盒饭,那就和人设不符合了。
反正在车上就吃那么几顿,吃差点没事儿,等下了火车,找一家饭店吃点儿好的。
傅云怀对于吃什么都无所谓,因为在傅云瑶没离婚之前,他们家的伙食就没有多好。
能吃上白面馒头,能有啥好挑剔的?
兄妹两人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,可算是到了羊城。
下了火车,羊城这边的火车站更是人头攒动。
因为羊城地处南方,和国外的贸易比较多,加上这边的自身经济发达,各种制造业都是领先国内其他的城市,所以各种小商贩个体户都喜欢来羊城进货。
等到90年代,国企倒闭潮开始后,来南方下海的人更多。
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,只要胆子够大,当初下海的那批人,不少都发家了。
傅云瑶和傅云怀一直注意着走在一起,就担心被人群给冲散了。
两人在簇拥的人群中,终于挤出了羊城的火车站。
到了外面,两人终于可以深呼吸了,外面的空气新鲜了许多。
傅云怀回头看着偌大的火车站道,“这羊城的火车站是真大啊,人也真多。”
傅云瑶笑着接话,“那当然了,哥,这儿可是来了天南海北的人,能人不多吗?
咱们先去找个招待所歇息下来,然后吃顿饭,再去进货。”
坐了一天一夜的车,傅云瑶真的腰酸背疼的。
这要是再不好好的歇一歇,缓一缓,她这身体都吃不消。
现在已经过了中午,大概下午一点钟。
两人拿着村长开的介绍信,找了羊城当地的一家招待所。
这时候和后世不一样,身份证还没普及,出门在外的,一般都是拿着村子开的介绍信。
他们兄妹开了两间房,房间就在隔壁,如果晚上有个什么动静,也好能及时发现。
这时候的招待所不便宜,一晚上的住房费用是两块钱。
对比这时候的工资水平,这样的费用真不是每个人都能住得起的。
也正因为这样,火车站旁边有不少拉个人住宿的,一晚上也就两三毛钱。
但是住宿的安全性肯定是不如市政招待所这边的。
傅云瑶毕竟带着两千多块钱在身上,尽量的住安全点的地方才好。
一晚上不过多几块钱的费用,该花的钱不能省。
办好了入住,傅云瑶便带着傅云怀去吃饭。
兄妹两人这两天在火车上都吃的不咋样,现在下了火车可得补上一顿。
羊城不愧是羊城,和清水市那边不一样。
清水市现在的经济处于刚起步发展的状态,个体户都不是很多,但是羊城这边经商的人非常多,各种店面林立,像这种老百姓所需的小饭店更多。
所以兄妹两人找饭店吃饭很容易,在路边随便就找了家小店进去。
开店的是一对夫妻,这种夫妻店很多。
傅云瑶和傅云怀两人一起进店时,老板娘便热情的上来接待,“两位同志,想吃点什么?”
女人说的是有些蹩脚的普通话。
其实羊城这边说的是粤语,但这几年羊城这边因为经济发达了,很多其他地方的人都来了这边进货做生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