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都市连载
军事历史《魏奴杀》,现已上架,主角是小五谢谋,作者“探花大人”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,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:小五混迹魏国军营数载,无人知晓她的女儿身,直到沦为燕军俘虏,被带到燕国公子许桓面前。初时,许桓说她名字低贱,只叫她“魏俘”。她讨好道,“公子觉得不好听,便为小五赐个名字罢。”他轻笑一声,“你在我眼里如同死物,不必有名字。”为了活命,她又建议,“公子带我回燕国罢,我很会侍奉人。”他的话刻薄低冷,“燕宫宫人婢子众多,不缺你一个。”后来她一心想回魏国,许桓却将她困在燕宫,不许她走了。宫门嵯峨,殿高百丈。他宽衣上榻,欺身迫来,“小五,你刻在了我的骨子里。”...
主角:小五谢谋 更新:2024-08-06 20:49:00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男女主角分别是小五谢谋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精选篇章魏奴杀》,由网络作家“探花大人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军事历史《魏奴杀》,现已上架,主角是小五谢谋,作者“探花大人”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,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:小五混迹魏国军营数载,无人知晓她的女儿身,直到沦为燕军俘虏,被带到燕国公子许桓面前。初时,许桓说她名字低贱,只叫她“魏俘”。她讨好道,“公子觉得不好听,便为小五赐个名字罢。”他轻笑一声,“你在我眼里如同死物,不必有名字。”为了活命,她又建议,“公子带我回燕国罢,我很会侍奉人。”他的话刻薄低冷,“燕宫宫人婢子众多,不缺你一个。”后来她一心想回魏国,许桓却将她困在燕宫,不许她走了。宫门嵯峨,殿高百丈。他宽衣上榻,欺身迫来,“小五,你刻在了我的骨子里。”...
他看起来兴致不错,也并没有半分不悦,想来不必费一兵一卒便能白白得来魏国一座城池,他岂会不愿意。
他是燕国公子,悬师远征,深入魏境千里,不就是为了那一座座的城池吗?
如今拿下的,将来也都是他自己的疆土。
他欢喜,小五也很欢喜。
两全其美。
小五面色红润起来,细声软语道,“小五愿意,求公子成全。”
那人沉吟片刻,依旧笑着,“回去了干什么?”
他难得与她和颜悦色地说话,小五宛然一笑,“先前大表哥要我回家等他......我想去见他一面。”
上一回没有等到大表哥,因而一定要见上一面。
那人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,淡淡地瞥了她一眼,继而又问,“仅仅见上一面?”
大概是仅仅见上一面罢,她低头浅笑,“小五不知。”
那人眉头一挑,“要嫁给他?”
小五一怔,霍地察觉出许桓的不对劲来。
她下意识地捏紧了手中的信简,回道,“不嫁。”
那人眼眸漆黑如点墨,伸手挑起了她的下巴,一动不动地凝着,“沈宴初可碰过你?”
大表哥拉过她的柔荑,教她写过字,使过剑,自然碰过。
那骨节分明的手指在她下颌摩挲着,清冷微凉,小五身子一僵,如实答道,“是。”
许桓闻言即刻放开了她,拿起帕子仔细拭了手,轻笑一声,“你有十六了罢。”
“是。”
他意味深长地嗤笑,“才十六......”
小五不懂他话里的深意,但她知道许桓因何拭手。
他嫌弃她脏。
她从前碰过他的袍子,他当场便弃在炉中焚了。
她弄脏了他的茵褥,他转头便命人扔了出去。
小五长睫翕动,眉眼中的笑意尽数散去。
那人的神色慢慢沉了下去,“你可侍奉过沈宴初?”
她跟着大表哥在营中三年,自然侍奉过他的起居。但深究起来,也并不算是侍奉,大表哥照看她的时候更多一些。
她最常做的便是为大表哥举炊罢了。
就像为许桓举炊一样。
只不过为大表哥举炊她是心服情愿,为许桓举炊却是苟延残喘。
小五如实答道,“是。”
那人神色阴郁,垂眸冷冷地扫过来,眼底甚至浮着几分厌恶,“果然是做营妓的料。”
小五心口一窒,一阵没来由的酸楚翻山倒海地袭来,将她彻头彻尾地卷了进去。她茫茫然回不过神来,只是呆滞地看着那人,脸色一点点地白了下去。
她意识到许桓不过是戏弄她罢了,根本没有打算放她回去。
除夕前夜他在堂前审讯,险些将她扔去军营为妓,如今又轻轻巧巧地说出了这两个字。
显然,他不杀她,便是存了这份心思。
可她一向爱惜自己,怎么会是他口中的营妓。
小五暗咬着唇垂下眸子,想辩白却不知从何处辩白,想反驳亦不知该如何反驳,满腹心酸到了口中却只逸出了两个字,“公子......”
那人从她手中夺回竹简,一把扔进了炉子里,那封来自魏宫的信简立时被火舌吞没,窜起老高的火苗来。
“你可还记得自己的身份?”
他平静地说话,语气疏离凉薄。
小五眸底迸泪,“奴是燕国的俘虏。”
他纠正道,“是我的俘虏。”
是了,是他的俘虏。
她脸色发白,声音暗哑,喃喃重复道,“是公子的俘虏。”
是了,是他的俘虏,他不放行,她便回不了魏国。
小五眉目低垂,眼底悲凉浮漫。
“我的俘虏,却总想着逃走。”他眸光微动,拔出了素日总携在身上的金柄匕首,“该在你身上留下印记。”
那匕首破金断石,十分锋利,她是见识过的。此刻握在他的掌心,发着骇人的光泽。
此时已是暮春,但小五阵阵发寒。
她的心一点点地沉下去,不知要沉宕到哪里去。
“公子开恩......奴不会再逃......”
她没有想过再逃了,何况一身的伤病,连马都骑不了。若不是今日看见沈宴初的来信,她打算就拖着这具身子在燕国熬到死了。
她感念许桓的不杀之恩,感念他的好,因而尽心侍奉,但他仍旧把她看作最下贱的人。
不,大概连人都不算,只能算是一个物件,一个打发时间的玩物罢。
那人的问话打断了她繁乱的思绪,“你说,刺个‘许’字怎样?”
这世间只有燕国王室姓“许”。
若是有生之年被大表哥看见这个“许”字......
小五不敢想。
只是头重脚轻,喉间发苦,胸口郁郁喘不上气来。
她想,槿娘该煎好药了罢,她该去饮一碗汤药。
眼泪在她眸中团团打着转儿,她垂着头,但她没有求饶。
那人的匕首在她脸颊轻勾描画,似在寻找一处绝佳的位置,“刺在额头,便遮住了这颗红痣。刺在脸颊,被人看见倒要嗤笑了,若是颈间......”
匕首停在她的颈窝,“你曾在我此处划过一刀。”
他的匕首继续往下探去,将她的领口挑了开来,露出不算光洁的肩头来。
她很清瘦,白皙,也伤痕累累。
匕首抵住了她的肩头,那人在垂询她的意见,“就此处罢,你意如何?”
小五泪如断珠,不停地往下滚落,她压住声中的轻颤,“公子该杀了我。”
那人反问,“为何杀你?”
抓心挠肺的,为何要杀?
“奴是魏国细作,刻意扮作俘虏进入燕军大营,潜至公子身边只为刺探燕国消息。”小五捂住胸口,笑了起来,“裴将军说的没错,公子不杀,后患无穷。”
她神情认真,他一时竟辨不出真假。
淅沥沥的雨沿着飞檐瓦当滴了下来,这清明依旧春寒料峭。
许桓笑得凉薄,“不杀,留着你。”
“看我跨过黄河,踏平魏国。”
小五怃然,她别过脸看向帘外。
直棱花木窗兀自敞着,蓟城天色青青,好一片烟雨迷蒙,楼外那株高大的白木兰亭亭如盖,将开满花的枝桠探了上来。
小五仿佛看见宫门大道的青石板上荡起一圈圈涟漪,兰台外的人家屋檐上滴滴答答垂着雨,他们的庖厨里定然悬着猪肉与鸡鸭,他们的炉子生着火,此刻也许正炊烟袅袅,也许正围炉闲话。
她想起徒手从雪里扒出来的荠菜,他说今岁要放火烧山。
魏燕两国打了上百年,魏国损军折将,粮尽援绝,人已不知死了多少。而许桓终究是要魏国国亡种灭,社稷为墟。
她也想起了西林苑中的苜蓿草,槿娘不认得,大约燕人也都不认得,但小五认得。
她就像这最不值钱的野草,生于微末,命如蜉蝣。
一种无能为力的宿命感兜头浇来,小五似溺进潭中无处脱身,一时心中恍惚,低喃道,“那公子请便罢。”
她原是跪坐案旁,那人用刀柄抵着她裸露的肩头,轻易便将她推倒在软席子上。
她大口地喘着气,起伏的胸口掩住了周身的战栗。
她急需一碗汤药续命。
那人俯下身来,刀尖按上了她的肩头,她能感受到锋锐的刀尖刺破她的肌肤。
篆体“许”字共有十画,她要在这间茶室挨上十刀。
那人紧锁深眉,神色不定,清淡的雪松香与他眉间杀气格格不入。
小五阖紧眸子,刀尖传来的痛楚令她本能地逸出一声轻吟。
小说《魏奴杀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的确如此。
小五垂下眸子,自进了兰台,许桓一次也没有命她举炊。
她想起当时许桓留下她的原因,不外是她能做点不一样的东西。但她做的吃食哪里比得上兰台的珍馐美膳,确如槿娘所说,都是些“上不得台面的”。
她弃了苜蓿,不再说话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好似也没有什么不同。
虽不见许桓,许蘩倒是常带着雪狼来,来了便与小五一起饮茶叙话。
小五闲时便想,燕国民风彪悍,便是金枝玉叶般的公主所养宠物也与魏人不同。
小五从前在大梁时偶尔听关氏与沈母说话,说他们魏国的夫人公主喜欢养猫,猫比犬要温驯许多,一时大梁养猫之风甚盛。
由此可见,魏国多年不敌燕国,到底是不如燕人凶悍。但魏国上百年都不曾灭国,甚至是如今北方诸国中唯一能与燕国势均力敌的,这也恰恰说明了魏人坚韧的品性是深深烙在骨子里的。
再见到许桓的时候,是在清明那日了。
魏国每至清明有插柳放鸢的习俗,民间有句谚语说是“清明不戴柳,死后变黄狗”,因而清明这日,魏人无论男女老少皆于髻上插柳,还要在郊外放飞纸鸢宴饮行乐,就连宫里人也不例外。
小五是魏人,即便如今身在燕国,也不想将来变成黄狗,便请槿娘帮她寻来竹篾和绢布。
槿娘听而不闻,她说燕人从不放什么纸鸢,他们只会策马去草原行猎,要不就下海去五洋捉鳖。还翻了个白眼,“要不说呢,燕人骁勇善战,哪里是只知寻欢作乐的魏人能敌的。”
槿娘是什么事都能拿来拉踩魏国的。
槿娘认为魏人只知寻欢作乐,小五却认为燕人是教化未开。
怎么不是教化未开,燕人身居北蛮之地,吃的大多是牛羊海鲜,但这里的女子竟连纸鸢都不曾放过。
不过槿娘话虽这么说,到底是寻来了竹篾和绢布,陪小五一起做起了纸鸢来。
扎牢骨架,在绢布上绘一双红鲤鱼,又以金粉描鳞,浆糊抹匀了糊于骨架,最后拴上提线,一只鲤鱼纸鸢便做成了。
她做的是金鳞赤尾黄河红鲤。
尺素如残雪,结成双鲤鱼,要知心中事,看取腹中书。
槿娘看不明白她的心思,初时虽然嘴硬,如今见了这一双红鲤栩栩如生十分可爱,顿时对纸鸢充满了好奇,硬是缠着小五再做一只。
小五兴致颇好,欣然问她,“姐姐想要什么花样?”
槿娘欢欢喜喜的,“我喜欢玉腰奴,你就做只玉腰奴。”
到底都是小女儿家,槿娘欢喜,小五也很欢喜,两人凑在一起,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便又做出一只玉腰奴来。
槿娘特意开了柜子换上嫩绿长袍,对着铜镜好生妆扮了一番,牵着小五的手便往西林苑去。
见小五在髻上插柳,她也有样学样,一边跑一边大笑,“你瞧,我穿着嫩绿的袍子,簪着嫩绿的柳枝,又放着鹅黄色的玉腰奴,像不像魏人?”
小五也欢喜大笑,“像!姐姐很像魏人!”
是日天朗气清,金鳞赤尾红鲤与玉腰奴在兰台上空高高地荡着,引得兰台诸人竞相驻足观看。
小五已许久没有这么欢喜了。若不是郑寺人一声断喝,这一日原该十分美妙。
“胡闹!”
小五心里一凛,循声望去,那郑寺人正阴着脸远远立着,“还不速速过来!”
若没有什么事,郑寺人是不会寻到西林苑来的,想必是许桓回了兰台。因而槿娘见了郑寺人喜不自胜,匆匆扯回玉腰奴,先一步跑到了郑寺人跟前,“总管大人,公子可有传召槿娘?”
小五不敢耽搁,拽紧长绳便往回收纸鸢,越是着急那赤尾鲤鱼越是偏偏挂在了树枝上,绳子一拽,“砰”得一下竟断开了。
小五还想去捡,郑寺人却催道,“磨蹭什么!”
怕惹恼郑寺人,小五只得弃了纸鸢匆匆赶到郑寺人跟前,那郑寺人斥道,“没规矩!兰台是什么地方,容你们两个在这里撒欢!惊了公子的麋鹿,咱家可得叫你们两个吃巴掌!”
小五低垂着头,槿娘忙道,“总管大人息怒,只这一回。”
郑寺人也不再为难,只是从鼻子里哼出一口气来,“下回再有这样的事,罚你们去洗恭桶。”
“是是是,再不会了!”槿娘连声应着,又娇媚笑道,“总管大人,槿娘都备妥当了,这就能去侍奉公子......”
郑寺人却没有接她的话茬,转眼盯着小五,笑道,“公子召姚姑娘去青瓦楼,跟咱家走吧。”
槿娘脸上的笑意登时便僵在了唇边。
小五心头一跳,只得跟郑寺人走,回眸看了槿娘一眼,槿娘一身嫩绿袍子正眼巴巴地朝她们出神。
小五想,槿娘穿着那身若草色的袍子真好看呀。
就像粉色的山桃树上结满了嫩绿的青桃。
***
青瓦楼是许桓在兰台的住所,看起来古朴雅拙。
上下三层,以木楼梯相连。
一楼用来待客。
据槿娘说,向来只有陆九卿与裴孝廉这样的近臣才能进青瓦楼,若要接见重臣门客或例行宴饮,大多是在前庭的正堂。
小五是从来没有来过的。
二楼是藏书阁,积案盈箱,汗牛充栋。一张宽大的曲足长案当中置着,笔墨砚台样样俱全,大概怕走水,藏书阁里的烛台全都盖以罩子。
听闻他除了茶室,大多在此处理公事。
三楼不知是什么地方,小五跟着郑寺人走到藏书阁便停步了,郑寺人推开书阁的门,恭恭敬敬禀了一句,“公子,老奴把人带来了。”
那人正端坐案后垂眸翻阅手中的竹简。
小五见了许桓便怵,至少从前没有一次是从许桓面前笑着离开的。她上前跪了下来,毕恭毕敬道,“公子请吩咐。”
那人抬起头来,漆黑的眼眸在她身上掠过,慢条斯理道,“戴的什么东西?”
小五垂着头,“是柳枝。”
那人大概觉得兰台的婢子不该簪戴这种不入流的东西,因而眉心凝起,“你没有簪子可戴?”
小五解释道,“魏国有清明插柳的习俗,不然......”
“不然怎样?”
“不然来世就会变成黄狗。”
“可笑!”那人斥道,“扔了!”
小五忙将柳枝从髻上扯了下来,攥在手心藏于袖中。
那人粗粗打量了她一眼,眉心蹙得愈发深了起来,“成日都是这件,没有旁的衣袍可穿?”
他也许想起来自己不久前命人往听雪台赐下不少衣袍首饰。
小五浅咬着唇,“有的。”
“有为何不穿?”
小五垂眸,“那不是奴该穿的。”
那是槿娘的,槿娘说他很快便要纳她为姬妾。
那人好一会儿没有说话,半晌过去,将手中的竹简扔了过来,“认得出来罢?”
小五接过竹简,简上的小篆苍劲有力,她心口一烫,那是大表哥的笔迹,他的笔迹她再熟悉不过了。
竹简上的字不多,但仍令小五湿了眼眶。
大表哥在信简中写着,愿以一城换回小五。
小五心中狂跳,她极力在许桓面前保持平和,然后蓦地抬起头来,眉眼里的欢喜却是遮掩不住的,“是大表哥的信。”
那人亦是笑,“他愿以城换你,你可愿意回去?”
小说《魏奴杀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魏昭平三年十二月二十三,农历小年,宜生火作灶,忌移徙远行。
一行人便在易水又小住了一日。
小五的生辰便是小年,因而前一夜虽不曾入眠,但心里却隐隐有些欢喜。
过了小年,再过几日便是除夕,若能熬到正旦,她便十六岁了。
白日里许桓也并没有什么吩咐,她清闲了不少。至暮云四合,那人却又专门命小五去庖厨举炊。
因是小年,庖人备了许多新鲜食材,她见有新鲜的青萝卜堆在案上,也有缚着的鸡鸭在地上咕咕打鸣,便用青萝卜炖了一锅老鸭汤,又幹了面条煮了。
她心里想着,等许桓吃完,她便也能喝上一碗老鸭汤,再沾沾他的光,吃几口长寿面。
此时天色将暝,别馆外是爆竹声噼里啪啦地响,那易水城千家万户的烟花断断续续地窜到夜空,又“轰”地一下炸裂开来,能听到有人兴高采烈地击掌欢呼,给这孤凉的异国他乡倒也平添了几分热闹。
小五端着小鼎进了内室,一股暖热的气息扑面而来,殿内的金蟾香炉正悠悠焚着香。
而许桓正往牛角杯中倒着什么,他掌心里是裴孝廉留下的那只小瓶,她知道内里盛满了鸩毒。
见她来,他抬起了眸子,用她从未听过的声色温和说道,“你叫小五。”
他第一次叫“小五”这个名字,从前他说你在我眼里如同死物,因而只称“魏俘”。
父亲母亲都这般唤她,大表哥也如此唤她。外祖母从不叫她的名字,舅母也只唤她“不值钱的”,表姐叫她“要饭的”,二表哥虽总捉弄她,但会叫她一声“姚小五”。
许桓的声音低沉宽厚,“小五”这两字从他的口中说出来实在好听。
小五释然一笑,他愿意在她死前给她做人的尊严。
她轻声回道,“是,小五。”
那人朝她举起了牛角杯,眼里泛着罕见的柔光,“过来。”
小五却眸中一酸,知道他要赐死了。
恍然行至案前,将老鸭萝卜汤与长寿面置于案上,原想问他“公子要赐小五死了吗?”,到底是没有问,怔然望了他片刻,出口时却是,“我从前为外祖母侍疾,煲过萝卜老鸭汤,外祖母喜欢喝,说能驱走寒气......”
她是没怎么喝过的,她在外祖母家不过是比嬷嬷婢子们好一些罢了。但外祖母那样严苛的人既说好喝,想必是好喝的。
他垂眸望着两样饭食,眉眼清润,也许还含着一闪而过笑意,小五心神恍惚,因而未能留意,只听他问,“小年这晚,燕国一向吃饺子,魏人吃饺子吗?”
小五点点头,穷苦人吃野菜饺子,官宦人家才能吃上肉馅饺子。但不管是怎样的人家,小年这一晚大多是要吃饺子的。
小五温静笑起,仿佛他们已是故友一般,“从前家里在小年总吃清汤面。公子想吃饺子,我这便去做。”
他亦是笑道,“不必了,那我也尝一尝。”
小五一笑,为他盛好了面,又另盛了一碗老鸭汤,他挑起清汤面便仔细品尝起来。
他吃得很香。
她便问,“能不能借公子的笔墨一用?”
许桓神情复杂,默然点了头。
小五在案上寻了一卷干净的竹简,拾起毛笔蘸了墨,便埋头落笔,洋洋洒洒写了许多。
那人问,“你在写什么?”
长长的睫毛盖住了她眼底的黯然,她笑道,“食方。”
她写的小篆体正势圆,含筋抱骨,那人见了又问,“谁教你写的字?”
小五笑起来,一双桃花眸子闪着光,“是大表哥。”
母亲走得早,自她记事起,父亲身子便不好,实在没有精力教她什么。
她的小篆都是沈宴初一个字一个字教出来的。
这世上如今唯有沈宴初待她好,可惜,可惜他亦是生死难卜。
她把许桓常吃的饭食一一记在了简上,待写完搁了笔,垂头轻轻吹干墨水,继而缓缓推给了许桓,微微笑道,“公子若哪日想吃魏国的粗茶淡饭,便命庖人按食方做,味道是一样的。”
那人眉心蹙着,没有说话。
小五心中一叹,便也不再说什么,跪伏在地朝他深深一拜,“拜别公子。”
因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日,因而起身时面色沉静平和,不吵不闹,也并没有什么可哀求的。
她双手捧着牛角杯退出内室,恍恍惚惚地在木廊坐了下来。
天色阴阴的,这饕风虐雪还兀自铺天盖地下着,似是没个尽头,西北风如刀割脸,她在小年夜的风雪里微微发抖。
酒色清浅,早与方才的鸩毒融为了一体。
她想好好地为自己哭一场,小五呀,都没能吃上最后一碗长寿面,也没能喝上一口老鸭汤。
灯枯焰弱,人寂影残。
外头的鞭炮声逐渐小了起来,空中只有零星的烟火发出微弱的啪啦声。
回过神来见裴孝廉的身影立在对面檐下,正怀中抱剑冷冷地盯着她。
她是魏人,没有燕人能容得下她。
小五婉转叹了一声,她仰起头,眸中清波流转,旋即将鸩酒饮了下去。
那鸩酒顺着喉腔入了五脏之内,胸腹之间是随之而来的烧灼。
牛角杯“咣当”一声坠了地,在木廊上弹跳几下,最后摔进了庭院厚厚的积雪里,再没有一点声响了。
小五缓缓倒在木廊上,温黄的烛光透过木纱门洒在身上,她很冷,半睁着眸子望着这茫茫无穷尽的夜色,恍恍惚惚中好似看见一双丝履停留在面前。
那丝履上堆着绯色的袍角,呈出好看的弧形来。
她的意识逐渐昏沉,她想抬头看看他,但那人身量太高,她撑不起益发沉重的脑袋。
罢了。
这时候还愿意来看她的一定是沈宴初罢,她宛然笑起,眼角却不禁滑下泪去,喃喃唤道,“大表哥......”
大表哥,若有来生......若有来生,小五一定紧紧抓牢你的袍袖。
好似看见裴孝廉穿过庭院冒雪疾步走了过来,声音依旧粗里粗气的,“公子,末将拖出去埋了。”
哦,原来身前的是公子许桓。
他说了什么,她听不真切。
小说《魏奴杀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见无人回应,猎户必以为屋内的人早已熟睡,因而轻手轻脚地推开门,鬼鬼祟祟地朝矮榻摸去。
那人手中举着斧头。
常年砍柴打猎的斧头,想必是极其锋利的。
“嘿!”
那人低吼了一声,斧头“砰”得一下砍进了木枕。
顿时愣怔当场。
继而一把长剑刺进了猎户的胸口。
青龙宝剑,削铁如泥,碎金断石,杀一个血肉之躯如吹毛断发。
“啊!”
猎户惨叫一声,锋利的斧头“啪”地一下坠到了地上,那彪形大汉忽地哭了起来,缓缓拧过头去朝门口断断续续地叫着,“孩儿......孩儿他......他......娘......”
柴门小院一时间鸡飞狗叫,那妇人举着菜刀扑进了门,“我杀了你!我杀了你!”
小五拔出青龙宝剑,那猎户血流如注,“砰”地一声栽到了地上,再没了一点动静。
妇人举刀朝小五砍来,小五念着方才那一碗热汤面之恩,举起长剑挡在身前,“嬢嬢,你杀不了我!”
妇人哭道,“没心肺的!你杀了我夫君!我要杀了你!”
小五一剑下去便将妇人手中的菜刀劈成两半,妇人骇得一屁股瘫在了地上,张口结舌愕不能言。
小五垂下剑,“嬢嬢给我煮了热汤面,还给我腌猪肉,我念嬢嬢的恩情,因而不杀。”
“嬢嬢现在去取来干粮和腌肉,我这便走了。”
“你……你不杀……你不杀我了?”
她的声音平和有力,“不杀。”
妇人手忙脚乱地爬起身,跌跌撞撞地冲出门,慌不择路地往庖厨奔去。
院中的狗疯一样地吠叫,妇人很快取来满满一个大包袱,隔着一大步的距离端给小五时,双手抖如筛糠,“都……都给你……”
小五接过包袱,“若有人问起你,你该怎么说?”
妇人拼命摆手,“没……没见过!没见过没见过!”
“若再问你,他是怎么死的?”
妇人结结巴巴道,“被仇家所杀……村里……村里的仇家……与旁人无关!”
“好。”小五点头,“嬢嬢记牢了。”
她说完话插剑入鞘,提起包袱便转身走了。
穿过小院,牵了马,还不等出柴门,便听见妇人哭天抢地地喊道,“天爷啊!没法活了啊!儿子前脚才战死,夫君后脚也跟着去了啊!叫我一个人带着老君姑怎么活啊!”
母鸡也醒了,在窝中不安地咕咕打鸣。
黄狗颈间的铁链哗啦作响,出去数里路了依旧听见那狗尚在狂吠。
小五披星戴月,打马疾奔。
越近魏国边关,天气总算暖和了一些。雪已化了许多,渐渐露出原本被雪覆着的百万横尸。
原先的魏营早已撤了,只留下一地狼藉。有残破的战旗,有损坏的营帐战甲,有脱落的马蹄铁,亦有被丢弃的炊具,年前未烧完的柴火一头兀自炭黑,另一头仍被积雪覆住。
去岁那一战犹在眼前,那时狼烟四起,魏燕两军的刀枪白刃铮然作响,金戈铁马在皑皑大雪中血花四溅。
那一战,魏军死伤无数。
她与大表哥失散,这才落入了许桓手中。
小五勒马止步,想起许桓有一回提及魏王正要拿沈宴初回安邑问罪,当即打马往安邑奔去。
这一路经孤村落日,老树寒鸦。
经饿殍遍野,百里伏尸。
她往前疾驰,不出二百里竟追上了撤退的魏军。虽都蓬头垢面的,但军容整齐,不似溃败的模样。
小五已是许久不曾看见魏人了,此时遥遥看见从前的同袍,心中又惊又喜,夹紧马肚追了上去,拽住一人的袍袖叫道,“范校尉!”
那人惊奇不已,“姚小五?你还活着?”
听见熟悉的乡音,小五心中宽慰,她笑着大声回道,“活着!”
“右将军可在军中?”
范校尉拧着眉头,“右将军已被召回安邑,只怕要被大王治罪。”
许桓所言果然是真,小五调转马头便要走,范校尉忙问,“你要去哪儿?”
她举起了手中的青龙宝剑,拽掉破布条,那青龙宝剑在淡淡的日光下泛着古铜的光泽,“去换大表哥!”
军中顿时骚动起来,“这是什么?”
灰头土脸的小五目光灼灼,神采奕奕,“燕国公子许桓的青龙宝剑!”
取了许桓的青龙剑,便与取了许桓的首级无异。
众人击掌叫好,顿时人沸马嘶。
范校尉附耳低语,“我等正奉命进军安邑,你可随我等一起。”
小五等不及,她定要赶在魏王问罪前将青龙宝剑呈送上去,或许能救大表哥一命。当即与范校尉告了辞,驱马往安邑疾去。
星夜兼程又是两日,总算赶到了安邑。
遥遥望见安邑四座城门紧紧关闭,固若金汤。城楼上站满了守城将士,正披坚执锐,严阵以待。
看着似是军中的人,却没有一个认得的。
她勒马止步,蹄下白雪盈尺,那马便在丈许方圆之内频频打着转儿。一时不敢冒然进城,只得先在城外隐着,好伺机而动。
才入夜,忽见城楼的守军仓皇往下跑去,城门几无一人,继而厮杀声顿起。
远远望见城内通天的火把亮如白昼,杀声如雷,小五急忙忙牵马进城,见百姓抱头奔逃,四下浓烟滚滚,血流漂橹,一片混乱。
小五随手抓住一人问,“出什么事了?”
那人面色惊恐,声音磕巴,“兵......兵.......兵变了!”
说完便甩开她沿小巷逃窜去了,小五又随手抓了一人问话,“是谁兵变了?”
“沈......沈......”
但那人话未说完,忽地嘴角窜血,呃不能言,这才看见他腹中已被流兵长矛刺中,片刻瘫在地上死了。
小五隐约猜出是舅舅沈复兵变了,细想来,魏国一败再败,损兵折将总有十几万人,就连国都大梁都险些被燕军拿下。
魏王虽是草包,亦是暴君,定要大怒。既命人将沈宴初带回安邑治罪,断然要杀他祭旗。
魏王要杀沈宴初,沈家怎会坐以待毙。
夜色中分辨不出是敌是友,她拔出青龙宝剑护身,被挤得七倒八歪。
忽有一列重甲骑兵打马驰来,皆是擐甲执兵,一身血迹斑斑。
来不及躲闪的,被悉数踩踏而死。
小五慌忙躲至道旁,再抬头时看见了沈宴初在火光中打马而过。
那是她的大表哥。
小五鼻尖发酸,眼底水雾弥漫,她弃了马拨开人群往沈宴初身边拼命挤去,朝他大声叫道,“大表哥!”
厮杀声太吵,他大抵是听不见罢,他率着一众骑兵往前奔去,小五绝望大喊,“大表哥!”
那人竟勒马回了头。
一回头便是郎艳独绝,面如冠玉。
他一身血污横刀立马,却依旧遗世独立,看起来出尘不染。
小说《魏奴杀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网友评论
最新评论